在我们讨论动物保护的话题前,避免不了要面对三个问题。其一,人们的自身素质不高,还能兼顾其他动物?其二,人权尚未完全保障,还轮到保障动物权利?其三,我国文化中对烹调动物有很深的底蕴,现今大谈动物保护有何根据?上述几个问题让我们扪心自问,为什么要对动物有所关注。
出生
一般婴儿出生24小时内需接种的是乙肝疫苗和卡介苗。乙肝疫苗需要分三次打,第一剂在婴儿出生后的24小时内注射,第二剂在婴儿满1个月的时候注射,第三剂在婴儿满6个月的时候注射。而一般新生犬出生后45日龄需接种的是防传染病疫苗。防传染病疫苗需要分三次打,每次间隔21天左右,接种完防传染病疫苗一周后可以接种狂犬疫苗。
买卖
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条规定,拐卖妇女、儿童的,最高处以死刑。而关于动物买卖,根据《动物防疫法》《动物防疫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从事动物买卖活动的要取得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以及检疫标志。
医疗
一般开设医院(人类)需要取得医疗机构设置许可、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申请设置人必须具有执业医师资格,医疗档案的保存:住院病例30年,门诊病例15年。一般开设医院(动物)的,应申请动物诊疗许可证,机构要有至少一名以上的执业兽医,只有经注册的执业兽医,方可从事动物诊疗、开药方活动,而从事颅腔等手术的,至少3名执业兽医以及X光机或B超等机械,医疗档案的保存:病例保存3年以上。
食品
根据《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各种原料及其产品必须符合食品卫生要求,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有权要求赔偿。而关于动物食品的质量保障,只有《合同法》和《产品质量法》进行了笼统的规定。
居住
根据《深圳经济特区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条例》的规定,日常居住不得影响他人正常作息,如因在室内玩乐器或进行体育活动而影响他人的,罚款500元,如宠物产生噪音影响他人正常作息的,罚款500。从居住这一点来看,为了邻里的和谐,无论是人还是动物产生噪音,皆平等处罚。
通行
一般乘坐交通工具,乘客如果赤膊、醉酒或存在精神障碍且无人看管的,司机是可以拒绝承载的。而宠物乘搭公共交通工具的,普遍是拒载的,部分地方在征得驾驶员同意的前提下可以搭乘。在路上行走时,人们随地吐痰、便溺,最高罚款200元,如果宠物随地大小便,则最高罚款500元。
我国大陆地区就如何管理一般动物的规定就只有上述几部法律法规,但综合日常生活的医食住行方面,我们是否针对动物的管理规定缺少了一些什么呢?近几年来,国外的专家开始研究“植物”的痛感,因为他们发现“植物”也有疼痛的感觉,那么我们是否也要对身边的动物,进行更多的关注,也要有更多的关怀呢?
其实,我国港澳台地区在动物保护的意识上,比大陆走得更远。如香港1935年的《防止残忍对待动物条例》规定,对待动物不得残酷地打、踢、恶待、过度驱赶,不得令宠物承受不必要的痛苦。1997年《猫狗条例》规定,禁止猫肉、狗肉的售卖,禁止宰杀任何狗只或猫只供食物之用。台湾的《动物保护法》则规定,不得在除饲养丶管领或处置目的之必须行为外,以暴力丶不当使用药品或其他方法,致伤害动物或使其无法维持正常生理状态,任何人不得恶意或无故骚扰、虐待或伤害动物。就法律意识上看,港澳台地区针对动物保护方面更多一点情感。
对于动物而言,它们需要的究竟是怎样的法律呢?就算动物保护法出台,执行的也是人,因此主张动物保护这样概念的,为的不是让动物有权为自己争取合法利益,而是规范人自身欠缺的一点对待生命的态度。而动物或者说宠物,需要的也只是人类对他们的态度,并非真正的权利。我认为,让生命安然,有秩序地生活着,这样的法律,就是动物需要的法律。
最后,在此呼吁,希望身边每一个人都善待身边的动物,留给动物一丝空间、一丝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