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研究工作是每一位律师必做的基本功。2021年2月22日下午,我所罗飞律师,根据自己多年的刑事案件办理经验,为我们作了主题为“从一则实例看律师的研究思维”的经验分享。罗飞律师的分享内容主要从以下三个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是案情介绍,本则案例中我方当事人为广州某彩印有限公司(图书印刷单位)和广州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图书销售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股东,案由为涉嫌非法经营罪。在简单的案情梳理后,罗飞律师给我们抛出了问题——你决定如何着手研究?几位实习律师一起交流了一下各自在学习过程中的研究方式。
接着,罗飞律师为我们展开了第二部分——研究思路。研究重点主要围绕“定罪及量刑档次”来进行。首先是查询法律法规中对非法经营罪的定义,包括立案追诉标准、犯罪主体、入罪标准等问题,检索工具应用上罗律师为我们推荐了北大法宝。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 【非法经营罪】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或者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结算业务的;(四) 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据此引出了三个问题:
(1)印刷、销售出版物在什么情况下属于其他的非法经营行为?
(2)什么是情节严重?
(3)什么是情节特别严重?
针对问题(1),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七十九条的规定,罗律师与我们作了涉嫌非法经营罪时适用立案追诉标准问题的探讨。同时对【出版、印刷、复制、发行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出版物】与【非法从事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复制、发行业务】两个罪名作了一个区分,比对了个人和单位涉嫌犯罪时对不同追诉标准。
针对问题(2)(3),对于“情节严重”和“情节特别严重”的判断标准,罗飞律师也作了如下整理和分析:
联系本案争议焦点,罗飞律师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详尽的分析:
(1)什么是非法出版物?
(2)涉案书是非法出版物吗?
(3)非法出版物如何鉴定?
(4)印刷流程和相应的要求有哪些?
(5)经营数额、违法所得数额如何计算?
(6)有哪些有利的量刑情节?
(7)实践中如何定罪量刑?
在此过程中,涉及了大量的行政法规、行业规定和部门协作工作等问题。通过有针对性的类案检索工作,总结当地法院的裁判观点,罗飞律师对实务中同类案件量刑情况作了一个统计分析,包括刑期和罚金刑两个方面:
根据上述工作量巨大的法律研究工作,罗飞律师制作了关于本案的《法律法规检索报告》。这向我们展示的不仅仅是一项工作成果,也是我们律师利用大数据与时俱进的工作能力,以及严谨认真对待每一个案件的负责任态度。
分享会的第三部分,罗飞律师为我们作了一个总结,在本则案例中她的研究思路如下:
最后,罗律师强调我们律师应该带着问题和目的去做研究,在法律研究工作中要掌握以下四种思维模式:
(1)焦点思维:从最关注的问题入手
(2)追问思维:不懂就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3)发散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
(4)逻辑思维:运用三段论及其他逻辑系统性地整理分析信息
律学谈 —每周分享心得
林敏君 实习律师:罗律师从其亲自办理的非法经营罪案中与我们分享了律师办案的研究思维。律师在办案的过程中需要保持辩证的思维模式,带着问题和目的去研究案件,整理线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找对策,对检索的资料也需要再次验证其时效性。学会利用工具,辅助自身的工作并提高效率,让律师工作有条不紊。同时要形成自己的办案方式,学会使律师的工作过程可视化。
吴智 实习律师:办案研究思维:焦点-追问-发散-逻辑,和最近看到的思维大同小异:加(穷尽案件事实)-减(突出争议事实)-乘(细节攻破案件)-除(梳理逻辑结构),同时,青年技术派律师,熟练使用互联网工具会令办案效率与质量得到提升,使得办案“输出”收获客户肯定的体验感。
周文乐 实习律师:罗律师的分享为大家提供新的办案思路,使大家了解到如何找准切入点并层层深入、如何通过一步一步的研究学习完全把握好案件,无论对诉讼思路的形成还是对相似案件的经验积累都有非常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