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法律人的精神内核?有人说是“法”,从事法律职业,法应是最基本的信仰;有人说是“德”,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兴,德应是法律人的立身之本。除此之外,以本人的工作实践,一个“行”字更为重要,行胜于言,行必有果,凡事说得再多、说得再好,还不如老老实实地去干、去行动,才能摘得丰硕的成果。
2018年,我因与爱人两地分居的现实问题,辞职离开法院,加入律师行业,目前在广东骏道律师事务所执业。骏道律所创建于2014年,由当初的只有五六名人员的小所,发展到2021年1月,执业律师有59人,实习律师、行政人员等共计93人的中等规模律师事务所。骏道律所为什么迅速发展壮大?骏道人为什么能有如此高的效能?这源自于骏道人独特的文化精神内核——“行”。几年来,骏道人认准了目标,就心无旁骛地去闯去干去奋斗,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骏于知、道于行,知行合一”的核心文化。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骏道人把“知行合一”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跨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无独有偶,在我的老东家某外地基层法院,也把“行”作为其法院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该院在2012年创建了“法平、风清、敏行、致和”的八字院训,努力打造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该院对其院训的阐释是:法平,是一种理念,一种信仰。真正的司法正义源于法官内心清澈见底的心灵源泉,公平正义是法律人的永恒追求,是法律人的终身信仰。风清,是一种精神,一种美德。法官内心的“清”恰恰是法官良心的启迪。敏行,是一种能力,一种态度。在工作中,追求和讲究工作效率,积极学习,善于思考,格尽职守,尚法求实,创新笃行,砥砺奋进。致和,是一种追求,一种目的。把是否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作为法官司法能力的重要尺度。
敏行是广东人非常推崇的精神,要求我们不要太多的争论来争论去,而要迅速行动起来,由此才有了广东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巨大成就。我也曾与老东家的同事一道,积极参与该院的“一庭一品”创建活动,在人民法庭积极创建了“和合调解”工作品牌,妥善地化解了辖区大量的矛盾纠纷。
在骏道律所,我对律所提出的“好律师”的五个标准不断有更深的感触,即“知善恶、明是非、当事人满意、社会认可、国家放心”。国家放心,是律师的政治意识和政治立场,是律师的家国情怀,是律师的一种国家责任,是一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社会认可,是律师的一种责任和社会担当,是从社会层面来看待律师的言行、律师的工作。当事人满意,是律师的工作本份和工作职责,是律师的综合素养、勤勉尽责的体现,是当事人的体验与评价。明是非,是个人的才华、是人生的格局、是处世的智慧。而知善恶,是为人的底线要求,是道德的约束、是良知的体现。
骏道律所不仅提出了打造“好律师”的标准,更是实实在在去付诸实践,建立起骏道的价值理念:好律师服务好客户、实现价值、创造价值。在这里,你无论是执业,还是实习阶段,均能感受到“打造有情怀、有温度、有责任、有担当的家园式律师执业机构”的愿景目标,以及非常接地气的工作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增添了争当一名“好律师”的驱动力。
无论何时何地,法律人总有某些精神契合,“行”已经深深融入了法律人的灵魂和认知。要成为一名“好律师”,必须不断学习、精进法律服务技能,扎扎实实提高法律执业能力,促成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我努力朝着这条道路前行,期望能成为被认可的“好律师”。
个人简介
原某基层国家二级法官,中心法庭副庭长
1996年从广州华南理工大学经济法专业毕业后,进入某基层法院,从事民事审判工作22年,并兼任执行员。
工作期间多次获得办案能手称号
工作期间所在法庭获得十八年的先进庭审称号
工作期间承办法庭的疑难复杂案件,其中有一宗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作为经典案例,在地方电视台法治栏目播出。
2018年4月在法院辞职后加入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在实习律师集中培训学习期间,为学习培训班的临时专职书记,并通过竞选获得担任近400名学员的级长。
目前在广东骏道律师事务所执业
服务专业:民商事争议解决、二审再审民商事案件、刑事辩护、企业法律顾问、执行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