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广东骏道律师事务所组织本所律师开展第103期律学谈“特许经营合同纠纷的诉与辩”主题分享,本期主讲人为骏道所李宗浩律师。
李宗浩律师通过近年来在特许经营合同纠纷领域中的办案经验,对这一近几年呈指数上升的案件领域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不仅从宏观方面(领域现状、纠纷数量、地域分布、行业分析、相关实体法等),更拿出自己经办过的多起特许经营权案例进行实务解析,给全体参会同事带来了生动的一课。
特许经营合同纠纷通常的纠纷主体是小规模经营者们,这些经营者通常社会资源较弱、希望能依附于大品牌进行经营从而达到更好的经营效益。这种常常以“招商加盟”模式进行的合作在近些年的商业活动中屡见不鲜。与此相关的纠纷数量也逐年快速上升,标的额在50万元以下的居多,多分布于经济发达的地区。虽然纠纷频发,但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却仍有待完善。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探寻关于特许经营纠纷的司法解决路径对于律师们有着更特殊的意义。
特许经营合同纠纷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涉及该合同签订双方。既有被特许人常有的对于经营结果的过高期待,也有特许人方面常存在的,不如实披露信息、许可权利基础问题、过分夸大宣传、不积极履行合同义务。甚至很多时候会涉及第三方招商团队对合同履行的割裂问题。
李宗浩律师根据特许经营合同纠纷的上述现状、特点,结合自己的办案经验,总结出此类纠纷在诉讼中的几个重要的交锋点,并充分糅合实体法规定以及法院判决中的实务分析,从特许经营合同的特征讲起,延伸到特许经营合同在司法实务中容易与其他合同,尤其是买卖合同的界限不清问题;更深入分析了合同双方履行、合同效力等问题,以及法官对此审查的标准等等。
最后李宗浩律师又拿出自己经办的其中数件有代表性的特许经营合同案件作为案例进行实务讲解,将以上的理论和总结融入实践中,让大家更深刻地理解了此类案件的关键点及实务技巧。
在现行的商业框架内,对中小经营者而言,如何在面对高话语权的大品牌大企业时,及时识别风险、充分保护自己的权益;大企业又如何能在兼顾商业利益的同时降低纠纷成本——这些都是各方关乎商业成败的重要考量。
而作为律师,更需要在相关案件的处理上做到理论和实务经验并行,通过法律手段帮助经营者识别和绕过商业暗礁,用好法律这项利器,在纠纷中最大限度为当事人争取合法权益,进而为规范法治的营商环境作出应尽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