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双方签订的《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共建协议》,2023年12月22 日,广东骏道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骏道所”)一行到访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民商法律学院(以下简称“北理珠民商法律学院”),共同召开了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第一次联席会议,共同商议2024年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工作计划。我所党支部书记、主任、创始人伍远亮律师,高级合伙人王聪聪律师,青年律师工作委员会主任高华律师,周文乐律师、李鑫律师、李亚乔律师,总秘书长徐嘉敏等人参与了此次会议。北理珠民商法律学院院长杨成铭,党总支副书记、学工副院长樊颖,教学工作负责人李振华,任生林教授、李萍副教授等领导、教师进行了热情接待。
本次会议,杨成铭院长首先对骏道所联席会议团队的到来表达了热烈欢迎,并针对此次会议的意义和方向致开场辞。
接着,为了更好地开展本次会议具体议题,伍远亮主任从“塑型、铸魂、落地、升维、共生”五个维度详尽深度介绍了骏道所办所理念、人才培养、部门设置、业务渠道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将此次会议双方产教协同与发展的合作模式与律所自身涉外业务所涉及的各类渠道相结合,展望了双方创建“三个基地”(即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教学实习基地、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就业基地)深度合作的前景,介绍了骏道所对协同培养涉外法治人才的详实方案、能力及信心。最后表达了本次合作的丰富内涵,以及对双方发展的积极意义。
随后,杨成铭院长从“为什么我们要培养高水平涉外法治人才”这个核心议题出发,首先从国内律师、法律人才现状角度,提出法律实践、法律教育及法律研究这三大板块亟需有机融合的理念。随着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我国已走到世界中央并引导世界,这其中非常重要的软实力构成即中国法治。法治作为全世界通用的治理方法,对我国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图:骏道所党支部书记、主任、创始人伍远亮律师

图:杨成铭院长
进入会议议题的探讨,伍主任、杨院长围绕本次会议关于2024年度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工作计划,详细探讨了双方合作需要落实的具体问题、事项。杨院长用“七个协同”高度概况并阐述了双方的合作模式。
杨院长和伍主任共同指出,本次协同培养计划正踏在涉外法治建设的浪潮上,双方会努力克服困难,坚定地走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之路,努力培养复合型、实践型、国际型法治人才。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如何培养一批高素质涉外创新法治人才,这是新时代赋予法学教育工作者以及律师行业的重大使命。北理珠民商法律学院与骏道所关于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的强强联手,正是对以上使命的积极响应和具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