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道十周年系列 |【骏道说】骏道律师事务所李秋燕律师
2025.03.11

【个人简介】

李秋燕律师2014年起从事各大企业法务工作,2019年进入专业律师事务所工作,现执业于广东骏道律师事务所,从事专职律师。法律行业年限十年+,同时系“一路一带”律师联盟会员、广州理工学院企业合规研究中心研究员、等。曾任职于大型知识产权互联网企业、制造业企业、知识产权见长的律师事务所。李秋燕律师处理、承办企业合规相关法律事务,保险类诉讼案件、具备丰富的诉讼案件和非诉项目经验。

【擅长领域】

企业合规业务、企业法律顾问、投资股权纠纷、涉外合同事务、知识产权诉讼案件、竞业限制事务等基础民商事诉讼和非诉案件.

【代理案件】

自从事法律行业以来,李秋燕承办企业合规专项或知识产权诉讼案件、企业合同案件、竞业限制案件、劳动争议案件、基础民商事案件、商业秘密项目等诉讼案件和非诉项目上百件。

【出版学术文章】

1、《美国影视作品著作权担保融资制度的发展》时代法学11卷6期;

2、《域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法律制度比较分析》版权管理和立法保护;

3、《企业合规理论与实践》本科专业教材《第七章企业知识产权合规》,另有发表多篇系列法律专题文章。


Q.在不确定的当下,什么是律师行业的确定性?

近年来,律师行业面临多重挑战:经济下行导致传统业务萎缩,人工智能技术冲击初级法律服务市场,年轻律师生存压力加剧,案源竞争日益激烈。然而,在看似不确定的环境中,行业仍存在诸多确定性因素,为从业者指明方向。

确定性一:专业化与差异化是立足之本

市场需求的变化推动律师行业向专业化发展。企业合规、跨境争议解决、刑民行交叉案件等复杂领域需求增长,要求律师深耕特定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力。例如,北京星来律师事务所通过聚焦“涉企刑民行交叉难题”,打造一站式服务,成功实现逆势增长。此外,国际法律服务需求上升,具备跨国法律知识和国际交流能力的律师将更具优势。


确定性二:科技应用是效率提升的必然路径

AI技术对行业的冲击已成定局。一方面,初级法律服务的标准化流程(如合同审查、文书生成)可被AI替代;另一方面,律师需利用技术工具提升效率,例如通过数字化管理、智能检索系统优化服务流程。汉坤律师事务所的“双轨策略”值得借鉴:既用AI处理重复性工作,又集中资源攻克疑难案件,凸显“人”的专业价值。技术不仅是挑战,更是行业升级的契机。


确定性三:规范化管理与长期主义是发展基石

行业竞争加剧倒逼律所优化管理模式。从“单兵作战”转向团队协作、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成为趋势。例如,君合律师事务所通过公司化、一体化管理强化竞争力;星来律所通过“星火计划”培养青年人才,构建可持续发展机制。长期主义还体现在对职业道德的坚守上,避免低价竞争、虚假宣传等短期行为,方能赢得客户信任。


确定性四:青年律师培养是行业未来的核心命题

青年律师的生存困境折射出行业结构性矛盾。数据显示,中国律师人数超70万,但案源分配不均导致新人成长艰难。东卫青岛律师事务所通过案件分配、资源共享和系统培训助力青年律师成长;庭立方平台则通过数字化赋能、案源导流为年轻律师提供支持。青年律师自身也需提升“融会贯通、换位思考、随机应变”等核心能力,适应市场变化。


确定性五:政策导向与行业协作是转型动力

国家推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律师行业提供方向。通过优化服务结构、提升质量效率,律师可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创新。例如,庭立方平台通过整合全国刑事律师资源,构建数字化供应链,帮助律师提升服务效能。同时,行业协会与律所的合作(如桂客年会、星来研讨会)为行业交流提供平台,推动共识形成。


结语

不确定性的本质是变化的加速,而律师行业的确定性正源于对专业价值的坚守、对技术趋势的拥抱、对管理模式的革新,以及对青年力量的培育。正如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进喜所言:“我们决定不了太阳几点升起,但可以决定自己几点起床。”在变革的浪潮中,唯有锚定核心价值、主动适应环境,方能以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推动行业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