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道十周年系列 |【骏道说】骏道律师事务所唐伏龙律师
2025.06.07

【个人简介】

唐伏龙律师,男,现为广东骏道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

【擅长法律服务内容】

1.精通商业特许经营(加盟连锁)企业法律服务;

2.公司治理、股权纠纷、合同纠纷、侵权纠纷;

3.企业家婚姻家事、财富传承;

4.企业及企业家刑事风险防范与辩护;

5.企业常年法律顾问等。

一.您如何看待律师行业的发展和趋势?

目前来说,我国律师行业发展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和机会,总体来说有如下四点:

1、科技驱动效率革命

AI与自动化普及:法律文书起草、合同审查、证据分析等重复性工作逐步由AI工具接管,大大降低基础工作时间,使律师更聚焦策略性事务。

挑战:技术工具可能加剧行业分层,掌握科技的律所将主导市场。

2、专业深化与领域细分

新兴领域爆发:数据保护、人工智能伦理、碳交易合规等需求激增,预计2025年科技法律方向律师数量增长超30%。

跨界知识融合:金融科技、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案件要求律师兼具行业知识与法律技能,单一法律背景竞争力下降。

3、两极分化加剧

人数激增与案源萎缩:2025年律师总数或突破90万(较2023年增长23%),但诉讼量年增速仅1.6%,非诉业务下滑15.7%,导致低价竞争、青年律师收入承压,比如有调查显示深圳30%青年律师年收入低于10万。

资源向头部集中:IPO等高端非诉业务被红圈所垄断(单项目律师费可达千万),而中小律所转向直播获客、低价策略生存。

4、国际化与跨境服务扩张

伴随企业出海及跨境投资增长,精通国际商法、WTO规则、跨境仲裁的律师需求翻倍,律所加速海外布局或与国际机构合作。

如何面对这些挑战?

以上问题都是一些行业性和结构性的大问题,个体的力量越来越难应对,要面对这样的挑战,行业从制度上与组织上都应当有所作为,主要从两方面来说。

1、从制度上来说,律师的管理制度是否需要与时俱进应当是管理部门值得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对新执业律师的生存保障与执业负担的减轻方面,行业协会应当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比如我一直认为,对于新执业律师,律协会员费用应当减免,对于执业五年以内的律师可以免会员费或按阶梯方式减免会员费。

2、从律所层面来说,一是应当提高律所对律师的赋能作用,如前所说,现如今,行业所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是系统性的,律师个体特别是新执业律师所面临的环境靠个体很难解决,但目我国律所除了极个别红圈所有管理能力和意识外,大部分传统律所都仅想着靠增加律师数量来扩张规模,律所的价值很难体现出来,很多律所被戏称为出租摊位和收管理费的二房东也是这个原因。

二是目前我国律所可能是全社会所有具有商业性质的组织中在用人方式上最不合格的组织之一,目前我国的律所百分之八十都是靠律师创收来反哺律所发展的模式,这确实是行业的一大奇观。未来那些律所能在这一点上能有所突破必将成为行业明星。

二、是什么让您坚持律师这条路?

尽管行业现状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以下价值仍是支撑我坚持做律师的理由:

1.正义价值的直接实现

通过个案推动司法公正(如冤案平反、劳工权益保护),成为制度进步的微观推动者。

公益服务(如法律援助)直接改善弱势群体生存境遇,赋予职业崇高感。

2.专业成长的永续挑战有利于自我实现

法律动态更新(年均新增司法解释超200件)要求持续学习,避免知识老化。

复杂案件(如商业并购、刑民交叉、商业模式法律风险合规等案件)提供智力博弈舞台,满足高阶成就需求。

通过个案或参与立法推动社会进步,实现自我价值。

3.职业自主性与多样性

自由执业模式(独立接案、时间灵活)吸引追求工作掌控感的人群。

接触多元行业(从刑事案件到复杂的商业合规),避免职业倦怠。

三、总结:困境中的坚守逻辑

律师行业的“高光”与“阴影”并存:技术红利与内卷压力共生,公益理想与商业现实交织。从业者的坚持,既源于对“推动正义”的核心职业价值的认同,也来自专业成长带来的不可替代的满足感。未来,成功律师需具备三重能力:科技工具驾驭力、垂直领域深耕力、公益商业平衡力——唯此方能在变革中锚定价值,于浪潮中守护初心。

正如美国律师协会定义:“律师是以促进公正和公共福祉为使命的专家”,这一使命,仍是行业发展的永恒灯塔。